當前位置: 主頁 > 新聞資訊 > 行業資訊 ? 生物降解袋一般厚度多少?
作者:久信達 閱讀量:次 發表時間:2025-09-13 09:49
生物降解袋一般厚度多少
隨著“限塑令”不斷升級,生物降解袋已悄然成為超市、快遞、餐飲等場景的新標配。然而,很多消費者甚至采購人員都忽略了一個關鍵參數——厚度。厚度不僅關系到袋子是否“一戳就破”,還直接影響價格、降解速度與合規性。那么,行業通行的“生物降解袋”到底做多厚才算合格又夠用?
一、國家標準先給出“底線”
現行的 GB/T 38082-2019《生物降解塑料購物袋》在“厚度”條款里只劃了一條紅線:單面薄膜厚度不得低于 0.015 mm(15 μm)。低于此值即視為不合格產品,不能上市銷售。
0.015 mm 是什么概念?大約相當于普通 A4 紙厚度的 1/5,用手輕輕拉扯即可變形,因此只適合做輕量果蔬袋或一次性小規格連卷袋。
二、市場主流規格“三檔”
受原材料成本、承重需求與印刷適應性影響,目前商業化產品集中在以下三檔:
1. 0.020-0.030 mm(20-30 μm)
超市背心袋、外賣平口袋最常見的區間。兼顧了封合強度與單價,可安全承載 3 kg 左右。
2. 0.035-0.045 mm(35-45 μm)
品牌服裝店、精品電商快遞袋多采用此厚度,承重 5-8 kg,表面可做多色凹印,手感更“挺”。
3. 0.050-0.080 mm(50-80 μm)
用于需反復提攜的重型購物袋或快遞復用袋,承重 10 kg 以上;由于膜厚增加,原料成本比 0.02 mm 級別高出 40% 左右。
三、厚度偏差不可忽視
國標對“平均厚度偏差”也做了上限規定:
- 公稱厚度 ≤0.020 mm 時,允許偏差 +15% / –6%;
- 0.020-0.030 mm 時,+15% / –12%;
- >0.035 mm 時,±9%。
換句話說,標注 0.03 mm 的袋子,實測平均厚度落在 0.026-0.033 mm 之內才算合格。企業在出廠報告中必須提供 8 點測厚數據,否則抽檢仍會被判不合格。
四、厚度與降解速度成正比
研究表明,在相同堆肥條件下,15 μm 的膜 90 天即可失重 90% 以上;而 50 μm 的厚膜需要 180 天左右才能分解完全。因此,盲目做厚不僅增加成本,也會延長環境降解周期。若地方政府對“最大厚度”出臺限制(如海南建議不超過 0.05 mm),企業應及時調整配方。
五、選型建議
1. 果蔬、面包等輕量包裝:0.015-0.020 mm,成本最低,降解最快。
2. 超市普通購物袋:0.025-0.030 mm,兼顧 3 kg 承重與單價。
3. 電商快遞袋、品牌零售袋:0.035-0.045 mm,可印刷、可復用,破損率低。
4. 需要 10 kg 以上承重:0.050-0.060 mm,同時加寬折邊與提手焊接寬度,避免“厚而不牢”。
結語
“生物降解袋一般厚度多少?”并非簡單的數字題,而是成本、強度、降解速度和政策合規的綜合平衡。記住 0.015 mm 是底線,20-45 μm 是主流,50 μm 以上要慎選。采購時讓供應商提供厚度檢測報告,既是對質量負責,也是對環保承諾的最好兌現。
久信達15年專業生產、銷售、定制生物降解袋、降解纖維袋、可回收膠袋、環保紙袋等,全生物降解、可堆肥、可回收,獲得GRS認證,支持出口歐美標準。